N E W S
新闻动态
|
【重庆校服定制】从“万元校服”看中小学校服改革杭州一位家长在论坛吐槽说,收到一条学校发来的短信,请家长将校服定制费1万元汇到学校指定账户。若未能如期缴费,则视为自动放弃录取名额。8月22日,人大附中杭州学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,校服含春夏秋冬及运动装共40件左右,费用在4000-5000元之间,1万元只是预收款,多退少补。该消息一出,引发网友热议。 学校应遵循学生自愿购买校服原则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,学校要求学生统一校服,这本身无可非议,也的确是趋势,国内外绝大多数学校都这么做。但对于学生来说,尤其小学生正处于长个子的阶段,并没有必要一次性购买40件校服。一般说来,一个学生多需要春秋季、夏季、冬季校服,就算是轮流换洗,也只需要两套校服。退一步说,再怎么穿,也用不了40件校服。学校要求学生购买价值万元的若干件校服,明显超出了学生穿校服的正常需求。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4年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学生校服和床上用品规范管理的通知》指出,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学生统一购买校服和床上用品。”2015年,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》明确要求,“学生自愿购买校服,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、颜色,自行选购、制作校服。”换言之,学校规定学生购买校服只能经过学校,这无疑剥夺了学生和家长自行选购、制作校服的权利,不得不让人怀疑这背后的动机。 部分中小学生对校服不满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校服感到不满,甚至有部分学生拒绝穿着校服。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,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,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原因: 一是校服的样式问题。网络调查结果显示,约82%的受访者认为,时下国内中小学校服的设计缺乏时尚,款式过于单调;认为中小学校服并未展现出校园特色的受访者占比约为81%,配色“怯”、样式“土”、无法体现青少年的朝气,似乎已成为中小学校服越来越不受欢迎的重要因素。 二是校服的采购问题。当前,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服均是由中小型企业生产的,这些企业往往只能制作低成本、低利润的服装,且需要以销定产,并不具备自主设计校服的能力。考虑到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异,国内中小学普遍遵循均衡性更强的限价原则,通常将校服的价格标准控制在约100元/套。这就使得大型企业缺乏向校园拓展,尝试研发、制作高品质校服的意愿。 三是个性化需求问题。在这样一个信息全球化时代,中小学生可以依托网络设备接触到更多时尚流行元素,相较20年前的那批青少年,他们对于个性化需求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。正因如此,国内中小学校服亟待寻求改变。 推行校服新国标进行服装改革 近年来,中小学生校服质量问题突出,尤其是2013 年上海“毒校服”事件后,校服质量安全问题多次被推上风口浪尖,引起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,并一度成为公众犀利吐槽的对象。在此背景下,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GB/T 31888-2015《中小学生校服》应运而生,这是我国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。 总体来看,有关校服的标准数量多,但标准分散,标准之间协调性不够强,不便于各相关方使用。同时,由于无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专用标准,容易让公众产生我国没有校服标准的错觉。为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混乱状况,经教育部、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会商,决定制定统一的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,在汇集整合现行有关标准的基础上,对中小学生校服的基本安全、性能要求和外观质量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,既便于有关各方使用,又可利用现有有效资源,构筑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门槛,为校服管理和监控提供有效技术支撑。 截至2016年底,上海市根据国家四部委《意见》和上海三部门《通知》的精神,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积极开展相关标准宣贯会,让企业主动适应标准;同时受邀给上海市一些中小学校的有关人员开展校服标准专题培训,对标准的内容进行重点解读,并就校方如何审核企业产品检测报告等问题作了详细说明。 另外,上海市教委也明确了校服采购实施家委会协商制度,校服价格不再设定上限,改为可由家委会通过校服的收费标准后,再由学校上报主管部门备案。 上海的校服改革的创新探索,改善了校服品质提升与传统监管模式的不兼容的问题,为各地树立了政、企、校联动的示范标杆。打通供需两端,不仅使校服选择透明化、校服产品品质化,也促成家长与校服企业以学校为平台进行直接互动,让中小学校服管理工作从生产、采购到选用各方位符合“校服新政”的要求。 了解更多双达服装知识,阅读《【重庆工作服定制】需要订制冬装工作服的客户抓紧啦 工期紧张》了解更多 |